为促进“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合作中心”建设,我校5月6日晚邀请“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合作中心”中方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刘新民教授到我校进行学术讲座,讲座由湖南医药学院校长何清湖教授主持,我校部分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讲座现场

刘新民教授做讲座

校长何清湖主持
刘新民教授以中国-巴基斯坦传统医药合作概况为题就自己科研团队及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巴基斯坦传统医药(尤纳尼医药)、中巴两国传统医药合作历史、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合作中心及中巴传统医药合作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在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合作中心的专题讲座中,刘新民教授主要介绍了该合作中心的机构组成及中心任务(主要任务为:以注册为导向的中(草)药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草)药产品在巴基斯坦的国际注册,中医药-尤纳尼传统医学国际研讨会、展览会、人员交流和互访,建立中国-巴基斯坦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巴中双方国际合作领军人才及中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在中巴传统医药合作前景的专题讲座中,刘新民教授主要介绍了我们湖南医药学院作为中巴合作中心中方牵头单位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中药材资源优势及民族资源优势等。

现场互动提问
在交流环节,刘新民教授就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中医与尤纳尼医学的差异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交谈。讲座最后,何清湖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感谢刘新民教授的精彩报告,并鼓励我校师生要将巴基斯坦传统医学和中国的传统医学相融合启发我们的思维;要以 “一带一路”的“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发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相关链接——
刘新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合作中心主任,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医学专家组成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科技部、教育部、中组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巴基斯坦、香港等各类基金、奖项的评审专家。
刘新民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神经精神药理及实验方法、航天应激损伤中药防护、食药同源产品功效评价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等30多项国家及部委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包括SCI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部委奖励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0多名,硕士研究生近30人。
撰稿 科学技术处
编辑 杨洋
责编 罗德发
审核 杨海平